导语: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旦发病要做到对症下药。不能盲目的认为通过治疗能解决对虾疾病,现阶段的技术水平还做不到药到病除,因为对虾疾病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所以要从虾苗、水质、底质、饲料、日常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杜绝疾病的发生。下面介绍一下今年出现的对虾疾病:
1、白斑病:
虾停食,空胃,早期头壳出现白色斑点,肉眼就能看到,后期严重时全身出现白色斑点,甲壳容易分离,水温在20到26摄氏度时易发。
2、红腿病
腿部发红,行动缓慢,长期下去会导致体质下降出现零星死虾。大部分由于池塘底部环境差,长期未改底或长期用一些吸附型改底。
3、肝脏萎缩发红
肝脏发红并不是单一的情况,指标过高,细菌感染,天气变化都会引起肝脏发红。发生后短期不会导致大批量死亡,天气突变后会导致大批量死亡。出现后可分析具体原因,然后泼洒转肝灵或解毒保肝素等,连续两天,效果较明显。
4、肠炎:
细菌入侵肠道,一般水体细菌超标,或饲料变质引起,吃食减少,肠道发红,严重的肠道腹水。
5、脱壳不遂
多在连续阴雨天或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虾体质差,会出现钙磷转化慢。头壳粘连在新皮上,躯干部已脱落。
6、纤毛虫:
水体有机质比较多,倒藻后比较容易出现,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底质差,水体浑浊。不建议直接用纤毛虫药物杀,本来对虾有了纤毛虫体质就差,直接杀很容易导致死伤量加大。
7、桃拉病毒
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病虾有急性和慢性症状表现。急性期: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均变红,空胃、活力低下、甲壳变软、表体红色扩张、泛塘,大多会在脱壳时死亡,死亡率高达80~95%。
8、痉挛病:
由于养殖环境异常或水温变化虾受惊、发病对虾开始时肌肉痉挛并向腹部弯曲,严重时尾部紧贴在头胸部的腹面,身体僵硬,失去游泳能力,有的伴有腹部肌肉变白,这种病虾恢复缓慢,留有后遗症而常蜕壳后死亡。
9、黑斑病
由于虾池水质变坏,细菌大量繁殖所致。发病初期,甲壳处有较小的黑斑,逐渐溃烂;进而被细菌腐蚀,甲壳进一步溃烂而变成黑色;病虾通常在鳃部和腹部,均带有黑色或黑斑,虾体行动减弱或卧于池边,处于濒死状态。
10、白便
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虾身瘦弱(壳肉分离),且伴随游塘及偷死(虾肠道发红或肠道有白色脓状物)。典型的肠道病理变化为粘膜下层细胞增生, 上皮细胞脱落;增生并纤维化的细胞层整体脱落,且可多次脱落,形成多次白便。
总结
总之,对虾的免疫系统很脆弱,早发现早治疗。在疾病流行前彻底切断感染源,从环境来解决或控制对虾的疾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