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四大家鱼的生物学知识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鱼类约有30 余种。其中“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普遍养殖的主要种类。
一、青鱼
青鱼,又叫黑鲩、青鲩。在天然环境的水体中主要以螺蚌类及水生蚯蚓和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食。栖息于水的中下层。其最大个体重量可达60~70 公斤。生长较快,常与草鱼、鲢、鳙鱼搭配混养,2~3 公斤上市。
二、草鱼
草鱼,又叫鲩鱼。通常喜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或靠水草多的地方,是比较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体长6 厘米以下的鱼苗、鱼种主要吃浮游动物和藻类,生长至6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就明显地转向吃食各种草类,如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浮萍等水生植物,也喜吃各种陆生嫩草、蔬菜、米糠、麸皮、豆饼、豆渣和酒糟等。草鱼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4~30℃之间,是比较大型的鱼类,最大个体可达40 余公斤重,1.5~2 公斤上市。
三、鲢鱼
鲢鱼,又叫白鲢。鲢鱼性急躁,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 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也是大型鱼类,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 公斤。1~1.5公斤上市。
4、鳙鱼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大头鱼。外形似鲢。性温驯,不爱跳跃,生活在水体中层。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和人工饲料。鳙鱼的生长速度比鲢鱼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 公斤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 公斤。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龄鱼可重达0.8~ 1 公斤。
第二章 四大家鱼养殖的水环境
一、水温
草、鲢、鳙等是广温性鱼类,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水温降到15℃以下时,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低于10℃时,摄食量便很快减少;低于6℃时,会停止摄食;水温高于32℃时,食欲同样会降低。鲢、鳙、草、青鱼一般都在18℃开始产卵。人工催产的适宜水温为22~28℃。
二、透明度
透明度表示光透入水中的程度。一般说来,肥水的透明度在20~40厘米之间,水中浮游生物量较丰富,有利于鲢、鳙等鱼类的生长。透明度小于20 厘米,池水过肥,常常蓝藻过多。透明度大于40厘米,池水较瘦,浮游生物较少。可根据透明度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施肥。
三、溶解氧
草、鲢、鳙、鲤等鲤科鱼类,要求水中的溶氧量不应低于4 毫克/升,低于2 毫克/升时,就会产生轻度浮头。当降至0.6~0.8毫克/升时,就会产生严重浮头,当降至0.3 毫克/升以下时,鱼就会开始死亡。
四、酸碱度
鱼类适合的pH 值为6~9,最适为7~8.5,一般高产池塘的pH 值是中性至弱碱性,如水质偏酸需用“鱼虾菌毒净”进行改良。
五、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
一般养鱼水体要求氨的浓度不得大于0.3毫克/升。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的池塘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升高。在杂草、残饵堆积过厚的老塘,常有硫化氢产生。一般养鱼水体要求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1 毫克/升。氨态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都是在池中氧气不足时产生的,对鱼有极大危害的有毒物质,因此,保持水中溶氧充足是防止这三种有毒物质危害的关键。
六、微生物
水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等,而以细菌最重要。池塘中细菌的是水生动物和鱼类的重要天然饵料。但有些种类能使水质变坏甚至引起鱼病。提高溶氧量,中和酸度,防止池水被有机物污染等,是促使有益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细菌发生的有效措施。
七、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养殖鱼类的幼鱼和鲢、鳙等成鱼的主要食物。浮游植物繁殖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池水呈现不同的颜色与浓度。因此,人们常根据池水的水色及其变化判断池水的肥瘦和好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高等水生植物
池塘中的高等水生植物有芦苇、浮萍、菹草、轮叶黑藻等。它们能吸收水中大量的营养物质,遮蔽阳光或妨碍通风,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也影响池塘的温度和溶氧状况。故一般须加以清池塘中的高等水生植物 (在池塘中种植水草饲养草鱼种者除外)。
九、底栖动物
池塘中的底栖动物主要有昆虫及其幼虫(如摇蚊幼虫、蜻蜓幼虫等)、水蚯蚓、螺、蚌等。它们大都是青鱼、鲤鱼等的食料。一些对鱼苗有害的昆虫如龙鲺幼虫、红娘华、蜻蜒幼虫等须清除。
十、鱼类
多种鱼类共同栖息于同一水体,存在互利和竞争。如草鱼、鲂鱼吃草,粪便培养浮游生物,可作鲢、鳙鱼的饵料。鲢、鳙鱼摄食浮游生物和细菌,使水质变清,又有利草、鲂鱼生活。鲤、鲫、罗非鱼等摄食有机碎屑,可改善水质;
有些鱼之间存在着摄食和被摄食的关系,如鳜、鲶、鳢等肉食性鱼类, 危及养殖鱼种的生命。麦穗鱼、鱼条等小杂鱼,既可被大型凶猛鱼类吞食,又可危害鱼苗、鱼种,并与养殖鱼争食,消耗饲料。因此必须清除这些鱼类,保障主养鱼类的正常生长。
第三章、四大家鱼人工繁殖
一、亲鱼的来源及选择
1、亲鱼的来源亲鱼可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选留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的个体,也可以从鱼苗开始专池培育并不断选择最终留下优秀个体。为了防止近亲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好在不同来源的群体中对雌雄亲鱼分别进行选留,同时注意选用性成熟个体时年龄不能太大。
2、亲鱼的选择
(1)雌雄鉴别鉴别四大家鱼雌雄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从胸鳍上来区别。
(2)成熟年龄和体重我国南北各地家鱼成熟年龄有较大差异,南方成熟较早,个体较小;北方成熟较迟,个体较大;雄鱼较雌鱼早熟一年。
(3)雌雄搭配比例选留亲鱼的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 1:1~1.5,雄鱼略多于雌鱼。
青、草、鲢、鳙雌雄特征比较
华南地区池养鲢、鳙、青、草鱼成熟的年龄和体重
二、亲鱼培育池
亲鱼培育池要求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工业污染。阳光充足,距产卵池、孵化场近。鱼池面积一般3~4 亩,水深1.5~2 米,长方形为好,池底平坦,以便管理和捕捞。草、青鱼亲鱼池的池底最好无淤泥。一般每年清塘一次,主要是清除过多的淤泥,平整加固池坎,清除野杂鱼,鱼池消毒杀灭病原体等。
三、亲鱼放养的密度
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四、亲鱼培育
一、鲢鱼主要吃浮游植物。
入冬前注意让亲鱼吃好吃饱,并加强施肥,使水质较浓。入冬后加深水位、少量施肥,保持水温和肥度,天气晴暖时还可按鱼体重1%~2%的量投喂些精饲料。
春季应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投喂精饲料。催产前半个月到20天可经常冲注新水,并降低施肥量。产后的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由于亲鱼体质较弱,易感染疾病,耐氧能力降低,再加上水温较高,容易浮头死亡,因此应多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施肥应量少次多,适量加喂精饲料。
2、草亲鱼的培育秋冬季节前期投喂以青饲料为主,配以少量精饲料。日投喂量,青饲料约占体重的30%~50%,精饲料约占体重的2%~3%。入冬前以喂精饲料为主,投喂量逐渐减少。春季加大换水量和降低水位。
3 月份可投喂少量豆饼、麦芽、谷芽,投喂量约为体重的1%~2%,并逐渐转为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投喂方式。青饲料的日投喂量约为体重的40%~60%,喂一些莴苣叶之类的青饲料对性腺发育有利,精饲料日投喂量约为体重的2%~3%。
产前一个半月左右,过渡到全部投喂青饲料。冲注水次数可由每周一次开始,逐渐过渡到了3~5天一次,到临产前可每天冲一次水,每次冲水3~5 小时。如果草亲鱼摄食量明显减少或停食,则显示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可以人工催产了。
3、青亲鱼的培育青亲鱼一般搭养在其他亲鱼池中,青鱼的投喂注意以螺、蚬、蚌肉为主,辅以配合饲料,豆粕等精饲料。投喂量以当天吃完为度,不宜多喂,吃剩的饲料要捞出,防止水质败坏。青鱼也喜清新水质,故要注意经常冲水,以保持水质良好,促使性腺发育,产前一个月可每天冲水2~3 小时。
第四章、孵化
孵化条件
水流的流速一般约为0.3~0.6 米/秒,以鱼卵能均匀随水流分布漂浮为原则。溶解氧不能低于4 毫克/升,最好保持在5~8 毫克/升。水温为17~31℃,最适温度为22~28℃,正常孵化出膜时间为1天左右。孵化用水不能被污染,受工业污染和农药污染的水不能用作孵化用水。
水的pH 一般要求7.5 左右,偏酸性水会使卵膜软化,失去弹性,易于损坏;而偏碱性水卵膜也会提早溶解。对鱼胚胎孵化造成危害的敌害生物有桡足类、枝角类、小鱼、小虾及蝌蚪等,必须彻底清除。常用的办法是将孵化用水经60~70 目筛绢过滤。
孵化的管理
催产前必须对孵化设施进行—次彻底的检查;使流速大致控制在不使卵粒、仔鱼下沉堆集为度,鱼苗平游后应适量减低流速;随时清洗排出水过滤窗纱,以保证排水畅通;注意防止早脱膜现象;
若孵化水体中剑水蚤量较大时,可用“安洁”泼洒;若孵化中出现水霉严重现象,可用“水霉净”溶液泼洒,使水体呈深绿色,维持该浓度15 分钟左右,连用两次;改用较清洁的瘦水或冲注部分井水等预防气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