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安进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河蟹抖抖病来袭,您怎么办?

发布者:安进水产企划部  发布时间:2017-05-22 11:04:06  阅读:22次

近几年河蟹抖抖病发病频繁,一旦发病,很难治愈,经常造成河蟹大量死亡,顽强生存下来的河蟹也因错过了最佳生长期而规格偏小,造成50%以上的养蟹户出现亏损,制约着养蟹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症状


 

河蟹抖抖病又叫河蟹颤抖病、河蟹环爪病。病蟹常爬至离水边10-20厘米的岸上或水草上,十足环起,不能伸展,口吐白沫,身体不能动弹;把蟹腹部朝上,蟹不能翻转,急性型病蟹在24小时内死亡,慢性型病蟹鳃丝变成黑色或烂鳃,胃肠道内无食物并穿孔,肝脏呈豆渣状、白色,有的呈淡黄或深黄色。

此病常与黑腮病同时爆发。对养殖户来说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一旦发生抖抖病是无药可治,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底质,水质严重恶化,河蟹长期处于应缴状态,免疫力抵抗能力下降,导致细菌和病毒感染。据多年实践证明,实行生态预防是预防河蟹抖抖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现将防治方法提供养蟹户参考。

20.webp.jpg

二、发病原因


目前,河蟹养殖形式较多,发病原因各异。但池塘单养、池塘中水草栽种不足的鱼蟹混养塘发病率较高,相对损失亦较大;稻田养殖、河沟养殖发病率较低。抖抖病发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苗种质量差   

一是些年由于河蟹养殖规模扩展太快,优质长江水系蟹种匮乏,劣质蟹种充斥市场,养殖户无法分辨蟹种的优劣,购买了一些来路不明、经长途贩运且肢体残缺、体弱多病、容易引发蟹病的劣质蟹种。

二是沿海育苗厂家为了追求效益,在育苗过程中违规用药,抗生素使用过量。

三是更有甚者,使用发病区的河蟹亲本进行育苗,造成苗种携带致病菌,容易发病。

21.webp.jpg

2.消毒不彻底或根本不消毒   

河蟹养殖生产中的消毒包括蟹种、水体、饵料的消毒等。

一是蟹种未经选择和消毒,直接放入池中引发抖抖病。

二是养殖水体消毒不彻底。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在高密度养殖池中,蟹的排泄物和部分鱼、蟹尸体的腐败分解,会导致危害河蟹的微生物和一些病害中间物的繁衍。如平时不经常对水体消毒,则是造成自身污染并引发疾病的必然结果。

三是投喂新鲜动物性饵料时(如螺、小鱼、虾等等),往往未经消毒处理而直接投喂,这增加了有害生物对河蟹的危害机会。食场或投喂点内常有残余饵料,如不及时清除,其变质腐败后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高水温、吃食旺、疾病流行季节最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22.webp.jpg

3.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河蟹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其原因主要是:

一:长期不清塘,使得塘泥淤积严重,水质富营养化;

二是:放养密度过高,使得优质水草资源枯竭,劣质水草疯长;

三是:近年来乡镇民营工业迅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排放于河道,造成水域大面积污染。水域环境恶化是诱发河蟹抖抖病的重要原因。

23.webp.jpg

4.饲料营养不全且投喂不当   
  饲料是河蟹生长的物质基础,饵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河蟹抵御疾病的能力。长期以来广大养殖户大多投喂小麦、玉米、山芋以及小杂鱼、小龙虾等,什么饲料价格便宜、来源方便就喂什么,并不考虑营养,而且投喂的多少也不太讲究,因而常常造成水质污染,诱发蟹病。

5.通过进排水感染疾病   

进排水不够通畅或根本没有独立的进排水道,造成一池发病,邻近多池感染。

24.webp.jpg

三、防治对策

1.苗种预防   
 

(1)蟹农在购买蟹种时要注意不要在病害重灾区购买大眼幼体、扣蟹,生产厂家也不能在病区选购亲本;不到作坊式的小型生产厂家购苗,应到有科研单位做后盾的持证厂家购苗。
  (2)养殖户应坚持自育自养蟹种培育出健康蟹种,提高蟹种抗病能力。尽可能购买本地土池培育苗种,蟹种入池前最好用3%~5%的食盐溶液消毒5分钟。
  (3)一口池塘中最好一次放足同一规格同一来源的蟹种,杜绝同一水体中混放多品种、多规格的种源,以减少相互感染的机率。

25.webp.jpg

 


 

 2.药物防治   

在蟹种放养前,池塘和蟹种必须用“安洁”消毒,尽可能降低病菌的影响。

在饲养过程中,定期用“安洁”等消毒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并用“水维康”改良水质,一方面可杀灭病菌,使河蟹长期生活在优良的环境中;另一方面提供了钙离子,促进河蟹顺利脱壳,快速生长。

26.webp.jpg

 


 

3.严管防治  
 

在日常管理中,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及时准确发现病情,做到对症下药。

坚持每日巡塘,发现病蟹应立即诊断病因,并隔离专池治疗。发现死蟹查明病因后立即深埋,防止水体再度感染。严格操作程序,特别是在抖抖病发病高峰期,要做好投饵工具的清洗与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水源管理,杜绝循环水在养蟹中的应用,实现进排水分开,防止一池发病,祸及邻近蟹塘。在投饲时,要保证饵料新鲜适口,不投腐败变质饲料并及时清除残饵。有条件的话可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可增加河蟹的抗病能力。

27.webp.jpg

 


 

4.生态防治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行生态预防蟹病是预防抖抖病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1)塘口改造、彻底清塘   

将养蟹池塘进行技术改造,使进排水实现两套渠道,互不混杂,池底平坦,四周有一定坡度,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每年成蟹捕捞结束后要用“鱼虾菌毒净”彻底清塘,并充分曝晒池底,促进池底的有机物矿化分解,改良池塘底质环境。

(2)栽足水草,模拟天然栖息环境   

河蟹池塘需移植较多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依乐藻、苦草等,一方面为河蟹提供优质的植物性饵料,另一方面模拟天然栖息环境促使其脱壳生长。水草的覆盖面积最好超过30%。

(3)水质调节   

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抖抖病的发生与蔓延。夏秋高温季节要加深池水,保持水位在0.8米~1.2米,勤换池水,每星期冲水一次,既防止水质恶化、老化,又可促进河蟹脱壳生长。还要定期测量水体pH值、透明度等理化因子,及时调节水质。

(4)提倡生态养蟹,推行健康养蟹   

积极推行生态养蟹措施,结合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种草养蟹等方法,营造适合河蟹生长的生态因子,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作用预防抖抖病。在精养蟹池内积极推行鱼蟹混养、鱼虾蟹综合养殖等健康养殖技术。选择合理的放养密度,适当降低河蟹产量,减少河蟹自身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控制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适度套养少量花白鲢或鳜鱼、乌鳢等凶猛鱼类以清除残饵、净化水质,捕食病鱼、病蟹,预防蟹病。合理投喂、正确掌握“四定”和“四看”投饵技术,充分满足河蟹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提高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28.webp.jpg

(5)换茬养蟹   

在蟹病严重的池塘,可采用换茬轮作的方法,每2年~3年轮作一次,利用生物间相互作用及更换生态环境来抑制病毒、细菌,从而达到预防抖抖病的目的。

(6)投放光合细菌   

在精养蟹池中投放一定数量的光合细菌,使其在池塘中充分生长发育并形成优势种群。“安进菌霸”可以促进分解矿化有机废物,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澄清水质,保持水体清新鲜嫩,同时有效地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利用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而达到预防蟹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