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是需要传播的,最近安进水产小编会总结近段时间优秀实用文章发布,以供爱学习的你们分享使用:
误判案例一:应激红体当红体
应激性红体:
由于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天气、盐度、pH值、水位差、氨氮及亚硝酸盐等发生突变时,对虾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等症状。有时人为捕捞、施药等工作也会导致虾体触须、尾扇甚至附肢发红。应激性红体多发于高温多雨的夏季,虾体触须上半部发红,尾扇也只有尾部发红。应激性红体现象可在短期内随着水体因子的稳定而消失。其特点为虾体呈现暗红色,或者对虾肌肉白浊。如图所示。
真正的红体病:
病菌主要为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孢菌。病虾附肢变红,也称为红腿病。病虾活力下降,反应迟钝,在水面缓慢流动或沉底不动;病虾鳃部呈淡黄色,壳硬,肝胰脏无明显变异,肌体无黑斑,血淋巴液变稀薄,血细胞变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虾池养殖密度大、养殖条件差的池塘。这种情况的红体虾体呈现出略带一点粉红色,如图所示。
病毒性红体病:
病毒为桃拉病毒。一旦发病,会引起白对虾大量地死亡。病虾的体表呈淡红色,特别是尾扇及游泳足变红,故又称红尾病。病虾甲壳变软,壳与肌肉分离,严重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肝胰脏变性或糜烂,肠道发红肿胀。该病症往往具有一段潜伏期,早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和体质健康状况。随着水质的恶化,病虾不摄食或很少摄食,空胃个体较多,离水后很快死亡。这种情况的病虾呈现出的是完全的粉红色,如图所示。
根据图片大家可以很明显发现区别,虽然细菌性红体与应激性红体的对虾比较相似,不过通过图片对比,还有虾塘的综合生态状况,基本上也不难区分(只要不粗心)。误判案例二:杂质当白便“吓坏”
这种情况是今天小编接到的求助养殖户发现的。你说他不细心吧!他又能发现所谓的“白便”,不过假如发图的话,大家一定会乐坏的。下面图片大家也可以仔细看下。
如上图所示,大家是不是也会以为对虾得了肠炎拉白便了呢?图片中还是非常像白便的。但是实际情况呢?咱们放大图片观看。
大家看出来了没?好吧,这个还不够说明情况,咱们再往下看。
这样总能看得出猫腻了吧?哈哈哈哈哈,当时就把小编乐坏了。这玩意只是几条长得像白便的枯草而已,可能这个养殖户由于着急。所以直接判断为“白便”了,找小编过去帮他看虾,然后闹了个笑话。就算不查看所谓的“白便”,小编也有把握判断对虾是健康的(小编询问过,吃料正常,提起观察台看虾,活力非常好,体色正常)。
看了个笑话,咱们来看看真正白便的图片
咱们再放大一些以方便大家近距离观看真正的白便。
这种才是真正的白便,白便的主要成分为肝胰脏排出的病变组织、粘液和毒液,肠道脱落的粘膜以及一些正常的粪便成分。呈现出乳白色的长条油脂形态,大小如对虾正常粪便,会漂浮在水面上,尤其是下风口水面。用手捞上来捏一下,手指会感觉跟捏猪油类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