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季节鱼类常见疾病
一、水霉病
1 、病原体及其发生情况
三毛金藻“病原”是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小三毛金藻细胞呈椭圆形或球形。前端有三根鞭毛,鞭毛基部附近有一个伸缩泡,两侧有2个金黄色叶状色素,白糖素位于后 端。在细胞的中部有许多微粒状小粒。细胞的个体很小,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内部结 构。
三毛金藻为广盐性藻类,在含盐量0.6~70.0‰水中均能生长,最适含盐量为3.0~5.0‰ .水温零下2℃时,仍可生长,并能对鱼类产生危害,30℃以上生长不正常,但在高盐度(含盐30‰)的水中,即使高温也能很好地生长。三毛金藻最适生长的pH值为8.0~9.0,当pH值6.5时仍能生存。因此,凡碱度高、盐度高、透明度大、有机质含量少又缺磷的池塘在冬 春低温季节易大量繁殖. 三毛金藻怕阳光,故表层水中比40厘米以下水域中的三毛金藻要少 得多。当水中有大量三毛金藻时水呈棕褐色,透明度大于50厘米,溶氧丰富,水中的含氧量大都在8~12毫克。
2、危害
三毛金藻的活体分泌毒素,但这些毒素不能直接毒死鱼类,一旦毒素被水中的钙和镁等二价阳离子激活后,不仅能毒死鱼类,而且对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如蚌、蝌蚪等)也产生毒性。因此,鱼类的中毒症状常发生在注入部分地下水或下雨后。三毛金藻中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只是夏季水温高,水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可抑制三毛金藻的生长,因此很少发生.
冬季和早春水温较低,其它藻类繁殖缓慢,而三毛金藻能耐低温,所以易形成优势 种群,造成危害。
三毛金藻的毒素被阳离子激活后,在pH值9.0时毒性最强,pH值7.5以下毒性迅速降低,当pH值6.0时,毒性消失。但在数天之内毒性的变化是可逆的,所以三毛金藻中毒一般发生在偏碱性的水中。
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时,向水中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五种毒素,可使鱼类和水生动物中毒死亡。养殖鱼类中鲢、鳙鱼最为敏感,其次草、鲂、鲤、鲫、梭 鱼等。三毛金藻中毒常给水产养殖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做好 防治工作。
3 、症状
三毛金藻的毒素引起鱼类中毒是一种麻痹性中毒,初期鱼类焦躁不安,呼吸频率加 快,游动急促,方向不定;经过短时间后就渐渐平静下来,反应迟钝,鳃分泌大量粘液,鳍基部充血,鱼体后部颜色变浅,呼吸缓慢,向池塘的背风浅水处集中,排列无规则,受到惊 扰能较快速地游到深水处,不久又返回池边;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鱼布满鱼池的四角及浅 水池边,大都头朝岸边,排列整齐,在水面下静止不动,也不浮头,受到惊扰也毫无反应,自胸鳍以后的鱼体麻痹、僵直,尾鳍、背鳍都不能摆动,只有胸鳍尚能缓慢活动,但鱼体不 能前进,呼吸极为困难而微弱,鳃盖、眼眶周围、下颌及体表充血,但也有体表不充血的,最后失去平衡而死。有的鱼死后鳃盖张开。鱼的死亡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
4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情况及检查水中是否有大量三毛金藻可做出诊断。诊断时要注意与泛池相区别。三毛金藻中毒不呈现浮头现象,而是在水面下静止不动,并且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高,透明度较大,镜检水中有大量的三毛金藻,中毒鱼的鳍基部及鳃盖、眼眶周围充血。
5、防治:
要从根本上消除三毛金藻的危害,只有从预防入手。尤其是冬季和早春保持池水适当的肥度是预防三毛金藻中毒的最好方法。水质肥有益藻类繁殖快,可抑制三毛金藻的滋生,免其危害。若越冬前期透明度较大,可适当补施安进肥霸、肥水专家、安进育藻肥等,可以起到很 好的预防作用。
特别提醒:在鱼塘鱼类出现三毛金藻中毒以后,要及时泼洒藻毒分解素对水体充分解毒,然后再使用安进肥霸+安进育藻肥进行肥水。
三,痘疮病
1. 病原体及致病条件
由一种疱疹病毒类群引起的一种病毒性鱼病。此病发生在水质肥沃的池塘、水库或网箱中,发病温度为10-15℃,通过接触传染。
2. 症状
发病初期,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逐渐增加,区域逐渐扩大并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据了鱼体表面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此病不用解剖仅凭肉眼观察体表,根据白色小点和形成的石蜡状增生物即可判断。
3. 危害及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鲫鱼和鲤鱼。通常在秋末初冬和春季发病,发病水温10-15℃,发病高峰期为9-11月、2-3月。近年来由于高密度养殖技术的发展,此病日趋严重,发病率有所升高。由于此病极难用常规药治愈,死亡率也日益增高,损失很大。
4. 防治方法
a、平时注意改善水质,提高水体的溶氧量或减少养殖密度。
b、发病时池塘应及时注入新水。
c、外用:发病池塘,全池泼安洁或安泰,一次每亩水体1米用本品150-200ml,隔日一次,连用2—3次。
或使用鱼虾菌毒净0.2 --0.3ppm即一次每亩水体1米深用本品250克全池泼洒。
d、内服:每公斤饲料使用安多西4克+酶益添5克+转肝灵或肝宁10克拌料,一日两次,连喂3-5天。
四,竖鳞病
1,症状
鱼体表手摸有粗糙感;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鳞的基部水肿,以致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并常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
2,病源及致病条件
经研究,引起竖鳞病的细菌有: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在水温低的季节,尤其是越冬后的鱼,体质较差,抵抗力也弱,容易患病。
3,危害及流行情况
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和草鱼;鲢鱼有时也患此病。此病在我国东北、华中、华东等养殖区常出现。有两个流行季节:一为春季(4-5月),二是越冬期。一般以春季为主要流行季节。此病若不及时治疗,有较高的死亡率。
4,治疗
a、外用:发病池塘,全池泼安洁,一次每亩水体1米用本品150-200ml,隔日一次,连用2—3次。
或使用鱼虾菌毒净0.2 --0.3ppm即一次每亩水体1米深用本品150克全池泼洒。
b、内服:每公斤饲料使用弧菌净2克+酶益添5克+转肝灵或肝宁10克拌料,一日两次,连用两次后停用弧菌净,其他产品再连喂3-5天即可。
或每公斤饲料使用血立止2-3克+酶益添5克+转肝灵或肝宁10克拌料,一日两次,连用两次后,每天一次再连喂3-5天即可。
或每公斤饲料使用诺立康5-8克+酶益添5克+转肝灵或肝宁10克拌料,一日两次,连用两天后,每天一次再连喂3-5天即可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