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连续高温为养殖池塘埋下了很多隐患,8-9月份养殖池塘开始频繁出现的问题,如蓝藻暴发、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水质(藻类)老化、底质恶化、昼夜温差大或暴雨导致返底、缺氧泛塘、肝肠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暴发等,这个时期是养殖池塘病害的高发期,同时也是台风、暴雨等突发性天气的高发期。
蓝藻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年年在说但年年又爆发!随着全国高温范围不断扩大,养殖也到了中期,随着投喂不断增加,池塘中有机质增多,加上强光、高温、微风,蓝藻年年有。不少养殖朋友都发现今年来的比往年要早一些,而面对爆发的蓝藻时,水产养殖朋友却往往无从下手,不知怎么防控,下面就对蓝藻的爆发、危害以及防控和大家分享一下。
造成水体蓝藻的爆发的原因
1、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大量存在且比例失衡。
磷元素容易被底泥吸附,故磷是养殖水体中所有藻类的限制因素,蓝藻也不例外。相比其它藻类,蓝藻在磷源充足的水体中具有“疯长”的绝对优势。这是因为蓝藻属于一种原始的真核生物,它像大豆固氮菌一样,天生就有固定氮源的功能,也就是说蓝藻在繁殖的过程中不需要氮源,只要有磷源就能快速的繁殖;再者蓝藻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产生了一种能使自己漂浮的特殊器官——伪空泡。这种器官能使蓝藻漂浮在水体表层,从而使蓝藻较其它藻类具有优先利用光能的优势,而蓝藻一旦在养殖水体中形成优势,会大量漂浮在水体表层,遮光并优先利用阳光,使其它藻类无法利用光能,无法繁殖,最后整个养殖水体中只有蓝藻。
2、蓝藻喜高温、静水、强光的环境。
在春天水温较低,加上养殖户饲料投喂量相对较少,养殖水体输入的营养元素相对夏天较少,蓝藻爆发的概率小。进入夏季,天气晴朗、无风、光线强,养殖户饲料投喂量加大、大量的使用氮肥、有机肥(例如鸡粪)肥水,养殖水体营养输入增多。此时如果养殖池塘中有蓝藻藻种,就会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例如流动的河道里,几乎看不到蓝藻,即使有也不会形成优势种。相对静止的水体则容易爆发蓝藻水华。
养殖水体蓝藻过多的危害
1、缺氧、浮头、泛塘
蓝藻大量繁殖,最后形成优势种,在此过程中蓝藻会产生大量蓝藻毒素,限制其它藻类繁殖,从而使水体藻相不均衡,藻相单一,最后只剩蓝藻。蓝藻大量繁殖以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会消耗大量溶解氧,特别是晚上耗氧更重,易导致水体缺氧,易导致养殖池塘发生泛塘。
2、pH值升高
蓝藻具有伪空泡,能够使蓝藻控制浮力,让其在更加适合的光合条件下快速繁殖,光合作用强烈,引起水体的pH值急剧升,甚至高达到9.5以上,养殖动物长期生长在这种水体中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生长速度放缓。鱼苗和虾苗在这种水体里成活率会很低。
3、易产生毒素
蓝藻大量暴发以后,随着藻类逐渐的老化和死亡,沉积在池塘底部,同时产生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水产动物,容易出现肠炎、肝脏损伤。经过厌氧菌的发酵分解,使池塘底部环境严重恶化,发热、发臭,导致池塘底质的恶化。
4、破坏水体平衡、易引起肠胃道等疾病
夏季高温蓝藻大量繁殖,一旦蓝藻成为优势种群,就会严重破坏水体营养平衡,让其它藻类很难繁殖。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的有机质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生长,其中部分是致病细菌,容易发生感染细菌性疾病。
养殖动物对刚死亡的藻类直接摄食,而这些死亡的藻含有大量蓝藻毒素以及死亡分解释放大量硫化氢气体,养殖动物摄食后,轻者出现肠道问题,重者会中毒而死亡。蓝藻大量死亡几天以后,会发现养殖动物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这是因为死亡藻类经过厌氧菌腐败分解,蓝藻毒素慢慢向水体中上层扩散,使养殖动物中毒死亡。
养殖水体蓝藻的处理
一、蓝藻的预防:
1、放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像一些混养塘可以投放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花鲢、白鲢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蓝藻的爆发。
2、在蓝藻尚未爆发阶段,经常性使用“聚能菌素”/“菌倍特”发酵液晚上全塘泼洒,晴天上午使用“高活性芽孢杆菌”/“芽孢净”+“红螺壮”/“光肽肥”搭配红糖全池泼洒,通过调节水体菌藻平衡,分解水中富余的有机质,稳定水体。
3、定期更换新鲜水。
二、蓝藻爆发后的处理方案:
1、物理处理方法:
晴天上午,全塘干洒面粉,用量为3-5斤/亩水面,然后将面粉和蓝藻的结块后形成的团状物用捞网人工捞除。
晴天上午更换一部分表层水。
蓝藻的爆发终究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物理办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所以处理后应当尽快调理水质,使其它藻类繁殖起来,不然容易再次爆发蓝藻。
安进处理蓝藻对比图
2、化学消杀方法:
化学消杀法主要是指利用一些能够杀藻的消杀类产品,如二氧化氯、强氯精、硫酸铜、漂白粉、以及一些市面上销售的蓝藻分解类产品。
这类方法的原理是将养殖池塘内的藻类杀灭,在杀灭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一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全部杀灭之后,养殖水体当中的溶氧的来源匮乏,加上死亡的藻类分解,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体容易陷入缺氧的困境,二是藻类大量分解产生的藻毒素,会对养殖生物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是中毒,因此,在使用化学消杀法来处理蓝藻时,不建议一次使用大剂量的化学药品进行全池泼洒,建议少量多次地使用杀藻产品在下风处藻类聚集的地方进行局部杀藻。
在使用化学方法处理蓝藻后,一定要对水体进行改底、解毒,防止水生动物的缺氧和中毒,之后在进行培藻处理。
3、生物竞争方法
蓝藻与一种或一类细菌在对生存环境上的营养元素的利用上存在竞争关系,那么在养殖池塘泼洒有益菌的生物制剂(如:“安进菌霸”/“菌酶净”、“聚能菌素”/“菌倍特”、“高活性芽孢杆菌”/“芽孢净”、“红螺壮”/“光肽肥”等),一旦有益菌占了优势,蓝藻就会死亡,并且被有益菌在有氧环境下分解掉,不会产生蓝藻毒素,不会对水体和养殖动物产生负面影响。采用此方法如果不出现蓝藻大量死亡,不用给水体解毒和改底,用有益菌处理蓝藻,有益菌需要活化,要与蓝藻共生的细菌竞争,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见效会比较慢。但在整个过程中水环境不会产生剧烈变化,变化是缓慢的、温和的,养殖动物不会应激或中毒死亡。
蓝颤处理蓝藻对比图
蓝藻生活在水中,受到外界环境和其它藻类的影响,如果水中硅藻、绿藻、隐藻等藻类多了,水体藻相均衡,蓝藻基本上不会大量繁殖。蓝藻大量繁殖时,通过刚才所说的先用菌去压制,之后我们可以用“安进肥霸”+“球藻壮”或“铂肥源”+“绿肽肥”肥水,培植有益藻类,有益藻类一旦繁殖起来,蓝藻就会慢慢减少,直至其消失。此种方法也是一个生物竞争的过程,比较慢,但水体指标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不会对养殖动物造成大的影响。
总结: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常常是物理方法,化学消杀方法,生物竞争方法配合使用。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因为化学消杀导致养殖动物死亡的养殖户大有人在。个人建议: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去使用化学消杀方法,尽量规避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有一句话:“下医医已病,中医医欲病,上医医未病。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定时的改底,定时的补充生物制剂,把蓝藻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蓝藻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