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安进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河蟹第一壳,如何提高河蟹蜕壳成活率?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03-17 16:53:00  阅读:3次

又到了河蟹养殖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河蟹第一道蜕壳,作为河蟹养殖的第一个关键环节,一壳蜕壳率的高低对整个提苗工作至关重要,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河蟹提苗的存活率,对后续河蟹养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脱壳是甲壳类动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生理现象,对螃蟹养殖而言,决定全年高产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第一壳决定存活率;最后一壳决定规格。

1.webp (1).jpg

1、螃蟹脱壳期发生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截至目前,部分塘口已经开始脱壳,通过一线服务总结普遍主要反应以下问题:①脱壳前吃食量少;②脱壳不遂;③脱完壳上边或上草;④脱完壳死亡;

脱壳前吃食量少
很多池塘反应吃食不理想,首先我们来看看螃蟹生理温度的要求:螃蟹开口摄食的水体温度在7℃以上,正常摄食的水体温度为10℃以上,到达15℃能正常脱壳,持续上升到20—28℃是螃蟹快速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苗种培育阶段,池塘水位较高,水温相对稳定,冬季的温度只要达到水体底层温度在5℃时就应该少量投喂(即连续三天晴天就能达到此温度),保证体内的营养索取,保障机体抵御对温度的大幅变化而消耗的体能;

温度较高,适应于深水位的苗种捕捞到现在成蟹养殖池塘,水位浅,水质清瘦,加上昼夜温差太大(平均昼夜温差相差温度2到3倍,于3月20日左右水体温度才上升到10度),所以导致了长期的不适应体现为吃食量差。建议做好肥水工作,保证池塘的水体稳定和溶氧的充足。

1.webp (1).jpg


脱壳不遂
螃蟹每脱一次壳必备的条件是自身营养积累和水体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目前水体温度范围在15—18℃;但是在营养积累这块儿由于持续受到昼夜温差较大的影响,吃食情况较差,河蟹易产生应激,营养积累不够,导致脱壳不遂是必然的;

建议弥补方案是使其被动摄食,向水体投放“脱壳活力钙”和“酶益添”等产品;因为饲料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是通过酶类物质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转化为小肽最后分解成氨基酸被机体吸收利用,所以我们直接向水体泼洒“酶益添”有助于帮助螃蟹脱壳;

脱壳后上边或上草
换位思考,一只螃蟹应该选择理想的生存环境是不是水质稳定、藻类丰富、溶氧丰富、饵料充足的地方栖息?

螃蟹畏强光白天本不应该上边,晚上气温下降,水体表层温度也随之下降,为什么螃蟹还在边上或者草头上呢?原因主要有两个,分别为水体毒素、溶氧缺乏;

在江苏地区很多养殖户有一个清塘习惯,用农药清塘除野,如果毒素未彻底解除可能会导致才脱完壳体质较弱的螃蟹上边;

溶氧不足也会导致新脱完壳的螃蟹上边,虽然我们平时在池塘测水都体现为溶氧充足,体弱对溶氧的要求会更高。

2.webp (1).jpg

脱完壳死亡
脱壳后死亡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种:水体中各种残留毒素、脱壳过程中体力透支、环境突变或昼夜温差引起的过度应激;

毒素方面:估计好多养殖户都抱怨了!每天喊毒素毒素,塘里哪来那么多?如果你要忽略滩面的泡塘残留肯定会认为塘里没毒素了;

体力透支:跟前面讲解到的本身体质有关系,即使部分螃蟹相对体质好一点,但是在不理想的气候或水温条件下脱壳,拼尽全力脱出来最后还是死亡也是很正常的啦!建议在脱壳的过程中除了补充“脱壳活力钙”、“安进巨能钙”以外还可以补充能量物质,比如“免疫促长素”、“复合免疫多糖”等;

所以,我们要去了解河蟹第一次蜕壳成活率高的几大核心要素,同时提前做好河蟹池塘近期问题的提早预防,那么,相信大家的河蟹第一次蜕壳存活率都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