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安进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秋冬对虾养殖大忌,红体偷死已经来袭,你需要如何防治吗?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11-01 15:23:20  阅读:6次
霜降过后,秋冬换季之际,养虾至中茬晚季,对虾白斑病红体病频发,从历年来爆发这两种疾病的流行情况来看,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早春、春夏交替、夏秋交替和秋冬时分。究其原因,是由于换季之际,气候变化莫测,温差变化大,风向不定,这种变化持续时间长,致使养虾水体的理化因子发生急剧变化,从而造成对虾的强应激致使病毒爆发,造成大面积排塘。所以霜降过后,进入秋冬换季之际大家一定要把红体这种疾病的预防工做好做到位。
“红体”是南美白对虾对环境不适或疾病产生的一种显著生理现象,虾体变红的基础是虾体内的色素细胞,在正常情况下,红色元素存在于色素细胞内,是以一种色素前体的形式存在,在遇到刺激(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水质恶化、亚硝酸盐中毒、硫化氢中毒、氨氮中毒、缺氧、高温、暴雨等)时,色素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反应,色素前体转变成色素,并因色素扩大而使整个色素细胞变化。
5.webp.jpg
当刺激因素持续而强烈时,整个色素细胞发生崩解,大量红色素释放,使整个组织变红,从而出现红体症状。然而一些养殖者碰到这种情况后,往往都只将其看作“桃拉病”而采用一些相应的治疗措施导致大量的对虾死亡。由于没有准确对症下药,严重影响及贻误了治疗时机,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实际上在南美白对虾发生病毒性的桃拉病、白斑病、副溶血弧菌性的红腿病、亚硝酸中毒、环境因子突变等情况下,白对虾在外观上都可表现红体现象。养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病。引起“红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由应激反应引起的应激性红体、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红体以及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红体。由于引起南美白对虾“红体”的病因不同,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对发生“红体”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病因准确判断和鉴别,才能给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对虾红体病的特点
1、红体是一个有很明显季节性高发的病毒性传染病,主发于秋后和春天之间。
2、水质系统不好如缺氧、亚硝酸盐升高等时,红体比较高发。
3、经口传播。
4、病原体是病毒,除了流传的秘方外,暂时对这些疾病好像还没有什么灵丹妙药。
红体传播途径及预防
1、红体的传播途径
红体是经过口传播的疾病,也就是说:健康的虾是由于摄食了携带相关病毒的虾或者其他食品而感染上这些疾病的。所以红体的流行往往是捕食能力强的大虾先出问题,这一点是红体和其他疾病区别的一个明显表现。
2、怎么预防红体的传播
红体传播的预防和其他生物流行病的预防没有任何区别,就是:切断病原体加入健康虾体内的途径。但是由于红体是经口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所以传统的水体消毒,降低水体细菌总数的方法就行不通了,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够有所控制。
一、病毒病导致的红体现象
桃拉病病原是桃拉病毒(TSV),桃拉病的红体现象早期症状表现为:对虾群体常出现环游现象,虾体无明显改变,仅尾扇出现蓝色斑点或有少量微小的白色斑点;肉眼分不出肝脏和心脏(正常对虾肉眼可分清肝脏和心脏),只能看出肝胰脏肿大或变淡红色;病虾体色呈茶红色,甲壳变软,与肌肉易分离,有时出现不规则黑斑,游动缓慢,肝胰腺和肠道红肿,捞离水后立即死亡。一般来讲,幼虾感染桃拉病毒后,出现急性死亡导致排塘,成虾死亡速度则相对较缓。感染该病后2天-3天食欲猛增,大触须变红,肌肉容易变浑浊。后期症状为:红须、红尾、壳软(与刚蜕壳的软皮虾的区别是:这种病虾的额角仍然是硬的),体色变成茶红色,病虾不吃食或少量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死亡。病虾甲壳变软,与肌肉易分离,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肝胰脏肿大变白或糜烂,肠道红肿。桃拉病的发生受水环境的变化影响很大。患病的虾大部分死于蜕壳期,幼虾急性死亡,成虾慢性死亡。
6.webp.jpg
预防措施:
①放养健康种苗,根据自身养殖条件和技术熟练程度选择合理的放苗量。
②放养前彻底清塘;在整个养殖阶段,尤其在虾苗放养1个月后,每隔7~10天用“高活性芽孢杆菌”、“红螺壮”扩培液和“解毒底改”2千克/亩水体混合均匀抛撒池塘,控制水质;在疾病流行季节,每隔10天左右用“铂立康溶液”化水全池泼洒一次。
③发病后,用“铂立康泡腾碘”全池抛洒,连用2天,第三天再用“噬菌蛭弧菌冻干粉”全池泼洒,第六天用“高活性芽孢杆菌”和“解毒底改”全池泼洒1次,同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白便白斑宁”、“稳定型VC”及“复合免疫多糖”,连续投喂5~7天,每天投喂2次。
二、细菌性的红体现象
细菌性红体多由副溶血弧菌和白斑杆状病毒(WSSBV)等引起的,病虾副肢变红,严重时全身呈淡红色,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有的在水中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反应迟钝,不摄食,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发生大量死亡。
游泳足特别明显,步足、尾扇也呈红色,头胸甲的鳃区呈淡黄色,严重时全身呈淡红色。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有的在水中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反应迟钝,不摄食,不久后死亡。此病症主要表现为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最为明显,习惯上也称之为“红腿病”。病虾活动力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流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反应迟钝,食减退或停食。病虾的鳃呈淡黄色,壳变硬,肝胰脏变异不明显,机体无黑斑症状.
此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尤其在常年养殖的池塘,清淤、消毒不彻底、池水交换不良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弧菌性红体的发生也会受到水中各种理化因子变化的影响,在气温比较高且变化无常,降雨量较多雨季,水中各种理化因子(水温、盐度、pH值等)变化较频繁时,此病发生几率较高。
7.webp.jpg
防治措施:
1、放养前彻底清塘,高温、多雨季节定期施用“红螺壮”,每隔10天用“铂立康泡腾碘”、“铂源盾-水盾”等全池泼酒。
2、暴雨后,适当利用“噬菌蛭弧菌冻干粉”或“噬菌肽”等保持水体的稳定性,减少对虾的应激反应。
3、发病后第一天用“解毒底改”全池泼酒,第二天全池泼酒“安洁”,泼酒后开动增氧机,第六天全池泼酒“高活性芽孢杆菌”和“解毒底改” 净化水质,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添加“血立止”、“稳定型vc”、“复合免疫多糖”,每天早晚两次投喂。连服5天。
三、应激性红体现象
当水环境中各种理化因子突变(尤其是水温、盐度、pH值、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时,白对虾表现为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有时人为捕捞、施药等工作也会使其触须及尾扇甚至附肢变红。但内脏正常,体表无变化,采食量正常或轻微减少,但无空肠空胃等发病症状,也无偷死发生。
这是白对虾为适应其变化而表现出的普遍现象,称之为“应激性红体现象”,这一现象将在短时间内随着水温、盐度等因子的稳定而消失。但在应激期间,白对虾的抗病能力急剧下降,此时很容易被细菌、病毒等敌害生物侵袭,使其继发成细菌性、病毒性等疾病。应激性红体在整个养殖期间都可发生。常发生在气温突变、暴雨之后,或消毒剂使用过量及大量排换水之后等,一般常发生于高温多雨的夏季和台风暴雨时候。虾池排换水时不能一次换太多,最多不要超过10%,以防温差、盐度差和pH值差过大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
处理建议:
在养殖过程中发生的应激性红体主要是极端天气导致的养殖水体环境的剧烈变化引发的,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
1、长期使用“聚能菌素”、“活水益生素”、“水维康”等微生态制剂,保持水体稳定。在暴雨、高温等天气时,拌饵添加“复合VC应激灵”、“免疫促长素”、“复合免疫多糖”等,增强虾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2、暴雨前加深水位.雨后排掉表层淡水,开动增氧机搅拌分层水和向水体增氧,并施用“鱼虾菌毒净”调节水质。
3、每次排换水量不要超过总水量的10%,防止水温、盐度、pH值等变化过大。
4、各种理化因子变化之后,使用一些无刺激性的药物,如“铂立康”等,适当用药防病。
四、亚硝酸盐中毒导致红体
8.webp.jpg
养殖中后期,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引起对虾中毒,病虾大多出现断须、软壳,夜间虾体发红,肠道弯曲、积水,游动缓慢,不摄食。主要发生在水质浑浊、透明度小、池底污染严重的池塘,一般刚蜕壳的虾较易中毒,因此蜕壳高峰期为危险期,特别是高密度养殖的高位池及精养池。由于放养密度高,虾的排泄物、残饵量增加,常造成池水水质指标严重超标。一般亚硝酸氮超过0.6毫克/升时出现慢性中毒,超过1.5毫克/升时出现急性中毒。同时氨氮含量过高会抑制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从而使亚硝酸盐积累并加重其毒性。
症状:虾不摄食、游动缓慢、弹跳无力,触须、尾扇、游泳足发红,虾体微红。多数虾先在池塘表面缓慢游动,继而转入中下层水体,最后静伏池底而死,临死时体色逐渐变成青紫色继而呈灰白色,中毒不深的虾捞起后放入干净水中并充气增氧,病症会慢慢好转。一般刚蜕壳的软壳虾较易中毒,蜕壳高峰期常出现急性死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