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日)我国各地开始进入寒露节气,寒露指阳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表明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我国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已经是秋季的第5个节气了,已属晚秋,昼夜的温差较大,人们明显感觉到昼暖夜凉的气温特征。常年这个时候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将增多增强,今年也不例外,预计本周,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明显,需添衣保暖。华西秋雨再度增强,特别是四川、陕西等地需警惕次生灾害的发生。
今天早晨至上午,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东南部、广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河南东北部、河北东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等地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为此,中央气象台10月8日06时发布大雾预报。
另外,未来三天,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今天,东北、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将下降4~6℃,并伴有4~6级偏北风。另外,10日至11日,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等地气温将下降4~8℃,并伴有4~5级偏北风。
降水方面,今明两天,华西秋雨将再度增强,一直到本周末,这一带都会是阴雨不断。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8日08时至9日08时,黑龙江东部和西北部、青藏高原大部、西南地区大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江汉北部、华南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有暴雨。
10月9日08时至10日08时,西藏东南部、甘肃南部、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川西高原北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等局地有暴雨。
10月10日08时至11日08时,西藏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中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西藏东南部局地有暴雨。
寒露过后养鱼户要注意哪些问题?
1、寒露后鱼病减少,但此时鱼类尚未停食,正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期(进入当年最后一个黄金生长时期,加紧催肥上市)。
2、主要疾病:“老三病”、肝胆综合症、虫害等。
3、预防方法:使用“安洁”、“安净”、“安泰”、“黄连康”、“噬菌蛭弧菌冻干粉”等(当年鱼苗)消毒;每15天用“聚能菌素”、“安进菌霸”、“活水益生素”等有益菌和“酶益添”、“转肝灵”、“渔乐健”、“出血烂鳃停”等产品交叉投喂3天(成鱼);每15天用“复合免疫多糖”、“鱼肝宁”、“免疫促长素”等投喂3天(鱼苗);并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杀虫,禁止带虫越冬。
4、水肥管理:使用“强氧底净”和“底改酵素”(本节气内使用1-2次),使用“高活性芽孢杆菌”加“安进肥霸”和“硅藻壮”培水(菌肥同等,本节气内使用2次)。有条件的池塘可15天加入外界新水。
5、生产安排:除阴雨天外,每日投喂3-4次;加强夜间巡塘,防止夜间缺氧。
寒露后养殖户用这五招可助鱼种安全越冬
目前已经进入寒露季节,各地水产养殖户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可提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
一、选址恰当
1、选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鱼塘作为越冬池,一般为3~5亩,水深度应在2~4米,利于增强保温性能。
2、保水保肥性能好,以壤土或粘质土壤底质为佳,池底平坦,水草及淤泥越少越好,淤泥最多不超过30厘米厚;
3、选呈黄绿色或油绿色的水体;
4、有工业污水或大量生活污水流入的不宜作越冬池。
二、密度适宜
随着水温下降,鱼类活动量相应减少,耗氧量也相应降低,所以,越冬鱼种的密度可适当大于饲养期。养殖密度一般以水中含氧量降低到3毫克/升时为限,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作为安全系数。选择规格大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肥满,耐寒耐低氧力强,一般品种在10厘米以上,不仅可增加鱼种逃避敌害的能力,而且可降低死亡率低。
三、鱼种消毒
鱼种进入越冬池前,先以“鱼虾菌毒净”清塘消毒,药效过后放鱼入池,入池时,以1%的“水霉净”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在入池过程中应注意细心操作,避免鱼体碰伤、擦伤或踩伤。
四、保持水温
越冬鱼池的水温最低应保持在4℃以上。在严寒来临之前,可采取如下方法提高水温:
1、加注新水;
2、在水面上撒放稻草;
3、在越冬池北面搭设防风棚保暖;
4、投入一窝窝成堆稻草下塘;
5、为了保持水质,每7-10天每亩水面可施、“硅钙膏肥”、“硅藻壮”,投肥后可提高水温,对鱼种防寒保暖有利。塘水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深度,水越深,池塘水温变化越小,鱼种安全越冬就有保障。一般池塘水深应保持在1.5-2米为宜。
五、合理投饵
一般温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对肥、饲仍有一定的需求。当水温降到7℃时,鱼类还会少量摄食,水温下降到4℃时鱼种才呈休眠状态。因此鱼种进入越冬后,仍需多喂一些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饲料,如花生麸、麦麸、米糠等,可保证越冬前体内脂肪、蛋白质等的能量储存充足,增强鱼体的抗寒能力,提高越冬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