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安进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对虾白便全解 | 对虾白便与肝胰腺关系,你知道吗?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9-25 15:21:45  阅读:3次
白便茫茫,一年白忙;养虾难,养好虾更难。对虾农来说,养虾有“三怕”:“白便”、“空肠空胃”和“偷死”(死虾肝脏萎缩、壳肉分离)。目前“偷死”已经成为危害养虾业的头号杀手,可以说“白便”是偷死的初始阶段,为“偷死”亮起了红灯,所以提前防控“白便”最能有效遏制后期的“空肠空胃”和“偷死”造成的巨大损失。
南美白对虾养殖白便问题大家都知道有三个关卡:早排、白便、偷死。白便虽然可怕,但只要您弄明白起因,同样也可以防治!
5.webp.jpg
因此,我们由轻至重顺序将白便起因排列如下:
1、虾苗幼体肝胰脏的健康程度,即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健全;
2、苗场标苗期间是否用过伤害肝脏的产品,比如过量的抗生素;
3、养殖期间水质底质、天气是否恶化,尤其是弧菌是否超标;
4、养殖期间对虾是否吃到乃至长期吃到伤肝的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腐败霉变的食物、死藻或其它含化工成分的伤肝食物。
6.webp.jpg
这四点又可概括为两点:
1、有毒素物质入侵;
2、肝脏功能病变。
关于肝胰腺  
一、对虾肝脏的形态结构
对虾肝胰腺是其体内最大最重要的内脏器官,对虾大多数疾病都和肝脏有关。它位于头胸部中央,心脏的前方,被包裹在中肠前端及幽门胃之处,有肝总管开口于胃与中肠连接处。对虾的肝脏是由中肠背部一侧向外凹陷后不断进化而来。由肝总管、肝小管和更小的肝支管组成。肝支管的管腔内由各种各样的肝细胞组成,行使各种功能(如解毒、分泌各种消化液),肝总管很短,它是肝脏与消化道之间的通道。其主要功能是把肝脏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排入消化道,促进食物的消化分解。
南美白对虾正常的肝脏一般呈棕褐色或棕灰色且边缘轮廓清晰,部分肝脏下部有白色薄膜,通过白膜与胃相连。吃料以后的虾肝脏会相对增大,显得肥硕一些。发生病变的肝脏轮廓模糊,局部会发红、变白、肿胀、萎缩、糜烂等,肝细胞排列不均匀,肝组织柔软缺乏弹性,病变组织部位脂肪化,甚至像一滴油或一小块黄泥的样子。
7.webp.jpg
二、对虾肝胰腺的功能
1、解毒功能
肝脏分泌的各种消化液进入肠道,消化液可把一些有害的食物成分分解为有益的营养成分被自身吸收利用,这是对食物的直接解毒。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吸收入血液后,流经的第一站就是肝脏。食物中一些有毒成分也会被肠道吸收入血液。当血液流经肝脏的时候,在肝脏部位会发生许多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肝脏把有毒的成分分解或转化成无毒的物质成分,这些成分便随血液流出肝脏而后流向全身各处,而有些不能解的毒,一部分会随血液流向全身,一部分会聚集在肝脏相应部位,等待以后处理或永远也不能处理;还有一部分会排到肠道。
2、消化功能
对虾的肝胰腺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和分解,蛋白酶只负责对蛋白质类的食物成分进行分解,最终分解为最小单位即各种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被肠道吸收后再合成体内的蛋白质。对于南美白对虾来说,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为第二,精氨酸为第三,如果缺少这几种氨基酸,对虾的蛋白质合成就会受阻或无法进行。对虾体内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对虾之所以逐渐长大就是(每天)在体内合成、积累的蛋白质大于消耗的蛋白质的结果。
8.webp.jpg
正常的结构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如果肝脏的某个部位和某种组织发生病变,就会引发消化液分泌失常,就会直接导致消化液中消化酶特别是蛋白酶成分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异常的蛋白酶会导致肠道内蛋白质消化分解异常,于是蛋白质不会彻底地被分解为最终产物氨基酸,可能是被分解为中间产物—眎或者是胨。这种成分存留在肠道中短时间内得不到进一步分解,受理化因素影响,就很快变性或变质,形成粘性聚合物,也会产生发臭的异味。这种聚合物含刺激肠粘膜的有毒成分,会引起肠粘膜脱落、增生、肠道发红等,这种聚合物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或者说比重轻。如果排出体外的虾便中占的比例过大,就会悬浮水中或漂浮于水面,这种聚合物在肠道内一般呈浅棕色,排出体外经水解氧化发生颜色反应后呈现乳白色,人们称之为白便。
那么对虾白便里还有其它什么成分吗?肝脏排出的还有病变组织、粘液和毒液,肠道脱落的粘膜以及一些正常的粪便成分。
由始我们断定白便不属肠炎而属于肝炎,白便的主要成分也不是肠粘膜等肠道组织。假如白便主要成份是肠粘膜及分泌物的话,对虾的肠子早被拉断了、拉光了。
拉白便的虾因肝脏病变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异常,肠管道吸收不到应有的氨基酸,体内就无法合成蛋白质,而对虾每时每刻都要消耗体内的蛋白质,所以它就是吃不吃料都不长,而且越来越瘦,壳肉分离,越来越空。
3、对虾肝脏的其它功能和常识
对虾的肝脏还具有防御功能,如某些肝细胞能够吞噬和消除血液中的异物,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虾的免疫功能不强,免疫能力也不高,肝脏还具有造血的机能等。
这些副作用反过来又导致对虾生长缓慢,饲料效果变差。霉菌毒素使对虾机体免疫受到抑制,容易诱发大规模的疾病,形成白便病。
9.webp.jpg
  白便病   
一、什么是“白便” 
虾粪细长呈白色(如棉线)、有粘性、浮在水面、大量聚集有恶臭散发。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虾身瘦弱(壳肉分离),且伴随游塘及偷死(虾肠道发红或肠道有白色脓状物)。典型的肠道病理变化为粘膜下层细胞增生, 上皮细胞脱落;增生并纤维化的细胞层整体脱落,且可多次脱落,形成多次白便。
目前“偷死”已成危害养虾业的头号杀手,可以说白便是偷死的初始阶段,为“偷死”亮起了红灯,所以我们预防白便治疗白便最能有效遏制后期的“空肠空胃”,以及“偷死”造成的巨大损失。
总体而言,想要减少偷死的发生率,必先解决“白便”。
二、“白便”形成的原因 
前面提到,“白便”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肝胰腺和肠道发生病变,其中肝脏是对虾体内最重要的器官,承担着解毒、消化、免疫调节等任务,肝功能损伤会引起多种疾病。因此,从肝脏受损源分析,主要由天气突变、细菌感染、水中毒素、水质恶化、重金属等因素引起。
1、天气突变
大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种现象,就是下雨过后都会有白便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对虾体质本身不好,加上天气突变、应激性差等原因,导致对虾肝功能紊乱,引起白便。
2、细菌感染
通过对“白便”物质进行检测发现,主要有副溶血性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这些致病菌在对虾肠道内滋生,严重影响肠道内其他有益菌的繁殖,导致肠道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毒素引起肠道粘膜脱落,引发病变。
3、水中毒素
藻毒素(蓝藻)、细菌毒素、霉菌毒素(饲料霉变)、自由基、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肝管或血液等循环系统进入肝脏,加重肝脏解毒或免疫负担,造成对虾肝脏功能性失调,肠道分泌消化酶的功能衰退。
10.webp.jpg
4、水质恶化
水质的恶化一般都是因残饵、粪便、死藻过多等因素引起,若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底质恶化,主要表现在发酸、发臭、氧债高,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超标,这些因素会直接作用于对虾的肝脏,引起病变。
5、重金属
在对虾肝胰腺内,存在着一种很重要的小分子蛋白质,即金属硫蛋白,这类蛋白能够与外界水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降低其对对虾的危害。若水中重金属离子过多,会加重肝脏的解毒功能,时间一久则会造成肝脏损伤。
三、白便的症状 
1、发病初期,粪便细长、有粘性,少量粪便呈白色,此时检测病虾发现,肠道不饱满,出现“断肠”、空肠现象,该阶段对虾吃料正常,养殖户很难发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肝胰腺颜色变浅发白并开始萎缩,出现吃料变慢甚至不吃料以及壳肉分离等现象,肠道红肿、后盲囊发白,这时水面漂浮的白便逐渐增多。发病后期,白便增多甚至铺满全塘,此时病虾基本不吃料,活力变差,肝胰腺萎缩坏死、糜烂等,腺管上皮脱落、坏死,脂肪大量减少,肠道非常白或者已不明显,肠壁细胞不断增生及脱落,最后病虾大量死亡。
肝脏病变过程,肉眼观察:棕褐色(正常)→浅红色或深红色(初期,表现为肿大)→稍微发白(中期、开始萎缩)→完全变白(后期,表现为糜烂)。
肠道病变过程,肉眼观察:肠道饱满(正常)→空肠、断肠(初期)→肠道红肿、发白(中期)→肠道呈乳白色(后期)。
2、中期:对虾吃料缓慢,身体瘦弱。开始出现空肠空胃,有粪便呈细长白色线状、有粘性。
表现为:食欲很差,吃料更慢;有白便悬浮;空肠虾开始出现;肝脏开始萎缩
3、后期:大量白便聚集且浮于水面并散发恶臭,对虾开始游塘,甚至偷死。在这一时期,病虾的肝胰腺管严重萎缩、上皮脱落、坏死,肠壁细胞不断增生及脱落,已无法恢复。
四、对虾白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肠壁细胞增生、粘膜上皮畸变脱落、肠道逐渐发空变白、肝胰腺体萎缩。脱落的腺管上皮、肠道黏膜上皮和增生细胞随粪便排出,形成“白便”附着在料台上或者漂浮于水面。“白便”外观细长呈白色,如棉线、有粘性、严重时成片漂在水面、有恶臭味。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甚至出现暴食,但很快随着病情加重,出现空胃、趴边或偷死。
11.webp.jpg
 白便形成机理 
“白便”的实质是由细菌、藻毒、水质、霉菌、药物等综合作用肝胰脏所致。肝胰脏作为对虾体内最大最重要的内脏器官,肝胰脏被侵害与损伤,是导致“白便”、“空肠空胃”、“偷死综合症”的直接原因。
肝胰脏具有解毒、消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对虾大多数疾病都和肝胰脏有关。肝胰脏的组织和细胞遭受细菌、藻毒、水质、霉菌、药物的侵害发生病变,就会引起解毒功能下降,引发消化液分泌失常,直接导致消化液中消化酶特别是蛋白酶成分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异常的蛋白酶会导致肠道内蛋白质消化分解异常,于是蛋白质不会彻底地被分解为最终产物氨基酸,就被分解为中间产物—眎或者是胨。
这种成分存留在肠道中短时间内得不到进一步分解,受理化因素影响,就很快变性或变质,形成粘性聚合物,产生发臭的异味。这种聚合物含刺激肠粘膜的有毒成分,会引起肠粘膜脱落、增生、肠道发红等,这种聚合物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或者说比重轻。如果排出体外的虾便中占的比例过大,就会悬浮水中或漂浮于水面,这种聚合物在肠道内一般呈浅棕色,排出体外经水解氧化发生颜色反应后呈现乳白色,就是“白便”。
12.webp.jpg
  白便形成的四个时期  
白便前期
病从口入!对虾吃到含一种或几种特定致病(白便)因素的有毒物质,毒性成分经肠道吸收后随血入肝脏,逐步使肝脏负担加重,特别是解毒排毒负担加重,随着毒性成分不断积累不断增加,肝脏就会肿大,模糊或发红。起初对虾的吃料情况、肠道及粪便还不会发现异常。
如果肝脏的负担继续增大,超过解毒极限后,就会引起其结构的改变——病变!对虾肝脏就会出现水肿、增生或萎缩等。这时肝脏的消化功能也就不正常了,会有一小部分蛋白质分解障碍而形成粘性聚合物,因其占正常粪便的比例还小,粪便沉底不漂浮,故本期也叫白便沉底期或肝中毒期。
这时虾吃料会有所减小或减慢,但不明显,一般还没有空肠现象,不抛网仔细观察肝脏就很难发现问题。
这个时期多发生在放苗后18-25天。
白便中期
对虾肝脏受损进一步扩大,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失调,粘性聚合物增多,肠道粘膜开始受损,蛋白质代谢严重失调,合成的蛋白量与消耗的蛋白量持平,生长近于停止。
这种虾食欲差,吃料会更慢,虾塘中空肠虾开始出现,肝萎缩量可能达到5%,白便成分占正常虾便比例增大,这种虾便会悬浮在水中间,所以本期也叫白便悬浮期。
这个时期多发生在放苗后25-32天。笔者建议:养虾真要细心,一定要关注吃料和肝肠情况,必要时一定要抛网观察,不要怕伤到几条虾。
白便后期
也叫白便漂浮期,这时水面可见几条或少量白便,多数加不起料,抛网可见肝病(萎缩)可达8-10%,空肠空胃可达10%,一半的虾壳肉分离明显。病虾粪便中白便成分占绝对比例,使得排出体外的粪便迅速呈现白色,漂浮于水面。这个时期多发生在放苗后35-45天。
13.webp.jpg
白便晚期:
也叫满塘白便期,白便又白又粗,又长又多。从发现到此时约有10天左右,吃料明显减少减慢,肝病变虾会达到15%,空肠虾可达20%。抛网便知。
对待“白便”应以预防为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注重对虾肝脏的保护,肝脏的预防要从放苗开始,具体如下:
放苗初期:该阶段对虾蜕壳比较频繁,此时肝脏及其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在放苗15-20天左右,对虾开始进入转肝期,若遇到环境突变(水质恶化、倒藻、天气突变等)及营养不良等,都会影响对虾健康肝脏的形成,轻者影响生长,重则排塘。因此,注重转肝期间的水质环境及对虾的免疫保护至关重要。
建议:视养殖水质情况,定期使用“安进肥霸”+“铂肥源·球藻壮”/“硅藻壮”培水,给对虾转肝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坚持使用“转肝灵”+“酶益添”/“复合免疫多糖”拌料内服,加强转肝期养护,定期泼洒“复合VC应激灵”/“稳定型VC”,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转肝期间泼洒“安进巨能钙”/“脱壳活力钙”,顺利度过转肝期。
14.webp.jpg
养殖中后期:转肝期过后,很多养殖户会忽略中后期肝脏的养护,殊不知当这一时期随着投喂量的增加,对虾肝脏负荷增大,加上粪便增多,很容易导致塘底有机物积累过多,进而引起亚硝酸盐、氨氮超标,也给有害病菌(弧菌等)提供了繁殖条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一旦发病则会引起肝脏发白萎缩、糜烂,引发肠炎、白便、烂鳃等疾病。
建议: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环境,定期使用“金盾全能”/“底改酵素”进行底质改良,遇到倒藻现象,则先使用“藻毒分解素”,视水色情况进行追肥。拌料“渔乐健”/“转肝灵”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和益生菌,帮助肝脏排毒、解毒,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一旦发病,建议治疗措施:
发病初期:
“白便”刚发生时,先停料一两天,同时使用“金盾全能”改底,视情况可以隔天连续2次改底,第二天减料投喂,用“黄连康”+“肝宁”拌料内服,每天2餐,连续3-5天即可。
发病中后期:
这时已有死虾出现,先停料一两天,上午先用“解毒应激灵”,下午泼洒“黄连康”/“转肝宁”,连用2天,第三天减料投喂,用“白便白斑宁”+“肝宁”+“酶益添”内服3天,隔天在用“金盾全能”进行改底,待有所好转时,尽快使用“乳酸菌群”+“转肝宁”拌料内服修复肠道和肝脏,直至对虾吃料正常。
 防控措施 
“白便”常常被当做是“空肠空胃”“偷死”的前兆,而“白便”是由致病菌、藻毒素、水质及其他因素综合作用于对虾肝胰脏所导致的慢性病变。因此,应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手段,有效杜绝对虾白便的发生。 
一、预防
1、定期内服:
早期预防比较重要,开口料就开始拌“聚能菌素”进行投喂开始预防。进行肠道的保健。养殖的中后期定期内服“渔乐健”、“转肝灵”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和益生菌进行内服,保肝护肝。
可以使用“聚能菌素”、“酶益添”、“乳酸菌群”、“活水益生素”等。
2、藻相的管理
若水源良好、其产生的藻相是平衡的,以平衡的绿藻水进行养殖(即保持有益藻为主的浓绿水),一塘平衡的以高密度有益藻为主的水体对于白便有积极预防的作用。
若水源不佳呈富营养化,水体中以有害藻类居多,建议以清水放苗为佳(控制有害藻类密度,从而达到减少或预防由藻毒素引起的白便发生),但是必须排除泥皮、底栖藻的影响。
若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出现鞭毛藻(如下图所示)过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容易造成对虾的内脏及消化道系统的受损。最好使用“聚能菌素”进行压制,并配合使用“铂源净-蓝颤”、“蓝酶”。
15.webp.jpg
二、处理建议
由于白便引发的因素较为复杂,在养殖的过程中,对于诱发因素不容易区分,处理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发现白便首先是要控制饲料的用量,若属于虾吃料正常,减半投料(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一般内服早晚2餐,若属于虾吃料慢,情况严重,先停料1-2天,在停料的这两天内,可以使用“黄连康”、“转肝灵”进行外泼1-2次。刚发现白便前3-4天,可以使用“聚能菌素”、“乳酸菌群”等不耗氧的有益菌进行水质调控保持水体稳定,对于底质差的池塘,在有太阳的上午可以使用“底源康”或者“底改酵素”等底质改良剂进行底质改良,视情况连续使用1-2次,老塘,长时间未改底的对虾土塘在改底的过程中需谨慎操作。
内服:若对虾处于白便的前期,可以通过浸泡后的粗蛋白饲料(米糠等)和加量内服优质的“乳酸菌群”进行处理,情况稍严重的对虾拉“白便”可以使用“渔乐健”、“转肝灵”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配合使用“酶益添”合理搭配进行拌料投喂,在这基础上,加强夜间溶氧的管理,可以通过泼洒“安进巨能氧”或开启增氧机提高溶氧,晚上入夜前可以使用“安进巨能氧”进行增氧。一般内服药需要使用3天,观察效果,需要用“乳酸菌群”和“转肝灵”调节肝脏和肠胃,否则容易复发。白便停止后,再慢慢减少内服用菌的量,料慢慢少量的增加,直至虾吃料正常。
在处理措施中,中、前期处理效果较好,到了晚期处理效果很差,往往只能排塘或者捕捞上市。故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