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入伏后意味着水产养殖也就进入长达40多天高温期的养殖阶段,此阶段是养殖的中后期,养殖池塘多是投料猛、水质负荷严重、底质恶化等情况较为明显,虾蟹塘口则多会出现水草腐烂、水草较少或者活力不足,出现“绿水、红水、黑水”等不良水质,水体透明度低,蓝藻问题日益严重,虾蟹爬坡等现象,这些问题如不及时预防或处理解决会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那么,入伏后有哪些疾病需要关注?该如何进行池塘管理,提高养殖效益,这需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养殖池塘需要重点关注问题
1、底热缺氧
高温导致底质发热,缺氧是虾螗出现的普遍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塘上层的水温度比下层的水温度高,增加了上下水混合的阻力,水体饱和溶解氧下降,水体溶氧易不足,从而导致水体分层,使表层溶解氧高的水不能和溶氧低的水融合到一起,影响了池塘水平循环和垂直循环,导致大量有机物累积,厌氧菌大量繁殖,形成厌氧发酵,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缺氧。
同时底热加剧了耗氧,加重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毒性,容易出现冒底现象。水温升到35度以上时,底热的池溏容易出现底层缺氧,引起跳溏,缺氧浮头,对虾会出现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等现象。
池塘底部发热,主要是因为细菌太活跃,降低水温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主要原因,夏季水温高改底为了降低有害菌的代谢速度,减少耗氧量和减少微生物的产热,同时尽可能的换水和发动增氧机,尽可能的把上下水温拉平衡,对虾适宜的池塘温度是20度—28度左右。若实在没有办法降底部水温,可以每亩撒“稳定型VC”来降温,目的是溶解过程需要吸热,来降低水温。
2、倒藻现象
高温季节温度高,光照强,容易加重菌类的代谢,加速藻类生长和死亡。水中悬浮物和死藻使池水浑浊,产生藻毒素和池塘中有机物,造成坏水缺氧和浑浊。高温季节的虾前期摄食迅速,投料猛增。
虾塘水体和底质中的残饵,粪便,死藻等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快,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滋生蓝藻,甲藻等不良藻类。藻类过多消耗池塘的养分,使池塘底部缺氧,加速恶化,产生有害毒素,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容易导致对虾肠道疾病,如拉白便、漂便、偷死等疾病。
养殖动物需要关注的疾病
1、烂鳃病:病原为柱状黄杆菌。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从鱼种和成鱼均可受害,鲤、鲫、鲢、鳙、团头鲂和罗非鱼等也可感染,一般流行于4-10月,以夏季最为流行,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病,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致死时间越短。常和传染性肠炎、出血病和赤皮病并发。感染是鱼体与病原直接接触引起的,鳃受损后特别容易感染,在水质好,放养密度合理且鳃丝完好的情况下则不易感染。
2、细菌性肠炎:此症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在水温在20℃以上时流行,水温25℃—30℃为流行高峰,流行时间为4月—10月,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一龄以上的草鱼、青鱼多发生在4月—6月,当年草鱼多发在7月—9月,被感染的鱼离群独游,食欲减退,严重时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凸,肠壁充血发红,后期肠粘膜溃烂脱落,死亡率较高。疾病流行季节,防治方法同烂鳃病。
3、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又称擦皮瘟,是青鱼和草鱼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种也可发生。荧光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鱼的体表完整时病原菌无法侵入,只有当体表受损时,病原菌才可乘虚而入。
4、对虾白斑综合征:该病主要危害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等,自2014以来有部分克氏原螯虾主要产地(湖北、江苏、安徽等)也有该病的发生。主要传播方式为水平传播,经口感染,发病水温一般为20℃——28℃,各沿海地区对虾主要养殖区及湖北、江苏、安徽等均有发生。被感染的病虾首先停止摄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浮于池水边不动,并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淡褪色,典型的病虾在甲壳的内侧有白点,白点在头胸甲上特别清楚,肉眼可见,有的病虾白点不明显,头胸甲与其下方的组织分离,容易剥下。
5、锚头蚤:对淡水鱼各龄鱼都可危害,全国都有此病流行,尤以广东、福建和广西最为严重,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季节长。锚头蚤在12-33℃都可繁殖,主要流行于热天。尤以鱼种危害最大,当有4-5只虫寄生时,即能引起鱼病死亡,对2龄以上的鱼一般不能引起大量死亡,但影响鱼体生长、繁殖及商品价值。主要危害体重100g以上的鳗,寄生在鳗的口腔内,严重时鳗因不能摄食而饿死。
6、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鲫、鲂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从鱼种至成鱼均受害。特点是发病鱼种类多,流行范围广,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尤其水温持续在28℃以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在25℃以上时最为严重,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色发黑,鳃盖骨内表皮充血、发炎、腐烂,形成一个圆形不规则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
7、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主要危害鳜鱼,该病流行水温25℃——34℃,最适流行水温28℃——30℃,气候突变、气温升高和水环境恶化,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部分鳜鱼养殖区发病呈上升势,尤其是江苏、湖北、广东等鳜鱼养殖区。
8、肝胰腺坏死症:俗称“偷死病”,主要发生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多由于投苗密度过大、饲料投喂过量,养殖水质恶化等原因引起。
预防措施
1、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工作,保持适宜的水位
高温期必须控制合理的池塘水位,水位太浅会导致池塘水温升高,一旦持续高温,会影响养殖动物鱼、虾、蟹的生长和活动情况,降低摄食效率,影响用药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理特征,控制合理的水位高度。在加注新水过程中注意提前抗应激处理,注意外源水水质是否正常,并做好解毒、稳水等工作。
2、做好肥水培藻培菌工作
高温天气容易造成水体藻相变更频繁,因此容易产生各种藻毒素。再加上投料量大,水中有机质多,常常出现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容易导致养水体出现水浓浊,养殖动物厌食空胃、鰓病、虾偷死等现象。因此高温季节,一定注意池塘水质问题,及时强化水体营养,延长藻类生长周期,防止水体分层、藻相变更。稳定的水质条件能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利于生长。
水质稳定意味着池塘中有益藻类、有益菌群保持着生态平衡。因此要想水质好,水质稳定,就需做好培藻培菌工作,从而保持水体“肥、活、嫩、爽”的状态。尤其对于虾蟹塘口,培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养殖中后期虾蟹塘口水草腐烂、水质老化现象较多,而定期做好培菌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池塘的水草腐烂物质,提高养殖水体透明度和通透性,提升池塘有益菌群,能够有效起到防病、控病的作用。
3、做好底质改良、降低池塘底质负荷、提升底部溶氧
随着沉积物的不断积累,泥水界面下层的沉积物因压实、缺氧成为厌氧底泥
高温期,随着养殖投喂料的增加,池塘负荷较重,养殖动物每天排放的含氮物质较多,所以需要及时调节水质,一旦底质恶化出现问题,就会给养殖朋友带来极大的苦恼。为避免养殖高温期底质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应定期进行科学地底质改良。
根据上述对池塘底质的介绍,在高温期,累积投喂量大,塘底沉积有机物多,底质差,且存塘量大,发病泛塘等风险高,因此,高温期尤其要重视对底质的改良,根据上述底质的介绍,改底的方向如下:
(1)塘底增氧,提高氧化还原电位;
(2)碱化塘底,提高pH,促进塘底营养元素的释放;
(3)抑制底部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
(4)促进底泥中沉积的粪便、残饵、死藻的分解,可以通过外源增加分解者,或者提供高效分解条件。
具体防范措施
1、做好定期消毒和水质改良工作:夏季气温水温持续升高,各类病原体活跃,易诱发各种疾病。应及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清理,适时使用“聚能菌素”、“活水益生素”、“水维康”等微生物制剂和“铂福底健”、“超能底净”、“金盾全能”等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及底质。
2、强化投饲管理:投喂饲料保证新鲜优质,并严格控制投饲量,避免残饵过多污染水质、底质。同时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酶益添”、“复合免疫多糖”、“免疫促长素”等,以增强水生动物的免疫力。
3、密切关注暴雨、台风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如遇到暴雨大风天气,及时加固养殖设施,尤其是大棚、网围等。加强巡查,发现损坏,须及时补缺堵漏,检查网围和蟹池防逃设施并及时修补,修复电力线路和增氧设备,并建议常备“安进巨能氧”、“安进氧生源”补充增氧,确保正常增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