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安进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养殖池塘甲藻过多,如何处理甲藻引起的红水?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7-09 14:41:27  阅读:11次
近年来,养殖水体发红的现象愈来愈多,虽然还有其它因素导致水体发红,但很大程度上是养殖水体富含有机质(养殖前期出现甲藻主要是施肥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后期主要是投料多有机污染积累多),适宜水环境条件下,刺激赤潮甲藻类如夜光藻、祼甲藻等大量繁殖造成的。
甲藻是指具有双鞭毛的单细胞集合群植物,形状不定单细胞,少数群体或具分枝的丝状体;多数有2条不等长,排列不相称的鞭毛,极少数无鞭毛作变形虫状运动或不能运动;细胞核大而明显,有念珠状色质线,有核仁和核内体,原生质中央为1个大的液泡,有的还有搏动,有的具单眼;色素体1或多个,黄绿色或棕黄色,偶为红色。常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在光照和水温适宜时,甲藻能够在短时期内大量繁殖,使水变色,并发出腥臭味,并且致使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导致呼吸器官鳃负担过重发生病变,甲藻老化后产生甲藻毒素可以直接危害养殖动物,引起养殖动物的死亡。
15.webp.jpg
多年的高密度养殖,造成养殖周边的水体累积过多的有机质,或水体悬浮有机物过多,水体富营养化(养殖前期出现甲藻主要是施肥不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后期主要是排换水量不够或管理不当)导致甲藻爆发式的增长繁殖(如夜光藻、裸甲藻等),使水分层,并发出腥臭味,并且致使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导致呼吸器官鳃负担过重,或直接附着在鳃丝上,导致发生病变——出现黄鳃肿鳃等现象,尤其甲藻暴长老化后产生甲藻毒素直接危害肝脏,对鱼虾蟹的健康危害较大。
所以一旦甲藻暴长就会出现鳃黄、肠道弯曲、减料这三大应激现象,时间久了还会出现红身肠炎、瘦身、软壳等病症现象,严重时导致鱼虾发病死亡(对虾大多是因为体质弱、耗氧多加水体亚缺氧共同造成虾无法脱壳而死,死虾体色泛棕黄肝萎缩)。
甲藻的生物学特性
甲藻是水中常见的单细胞浮游植物。分布范围很广,海水、半咸水、淡水中都有,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量存在于淡水中,也有极少数种寄生于鱼类、桡足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体内。
甲藻趋光性强,光照充足时集中存在于养殖水体的中上层,光照减弱时甲藻下沉。色素体呈蓝绿色或红棕色,所以甲藻过量繁殖时的水色呈蓝绿色与红棕色。
甲藻是重要的浮游藻类,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生动物主要饵料之一。但是由于多年的高密度养殖及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养殖池塘水体有机质过多,水体富营养化,水中藻类比例失衡。海水中甲藻过量繁殖时,常形成“赤潮”,淡水中形成“水华”,发生腥臭气味。由于甲藻密度过大,藻体死亡后滋生大量腐生细菌,由于细菌的分解作用,使水中的溶氧量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同时有的甲藻也分泌毒素,因此,赤潮或水华发生后,易造成鱼虾贝类大量死亡对渔业危害很大。
甲藻的特征
常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有些甲藻的活动是有害的,它们的生存会带有一些特殊的气味。有的则可以形成“红潮”和“藻花”,使局部海水呈现红色、黄色或棕色。
甲藻爆发时,水色发红,少量时下风口呈红色带状分布。甲藻本身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死亡后沉积到塘底,毒害虾蟹贝。甲藻爆发的塘口,容易引起缺氧。
16.webp.jpg
图示:少量甲藻爆发,下风口呈红色带状分布
17.webp.jpg
图示:甲藻(裸甲藻)爆发一例,水色黑红
17.webp.jpg
图示:甲藻(角甲藻)爆发的红色水一例
甲藻产生的原因
1、池塘底部未分解的有机质过多,水体富营养化是产生甲藻的主要原因。
2、甲藻喜欢生长的PH略高,水体盐度高的水体中。
3、增氧机配套不合理,甲藻喜欢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
4、池塘消毒不当,用量过大,大量使用消毒剂致使有益藻类大量死亡,而甲藻对消毒剂的耐受能力较强。
甲藻的危害
甲藻大量繁殖使水分层,并发出腥臭味,并且使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导致养殖动物鳃负担过重或直接附着在鳃丝上出现黄鳃肿鳃等现象;甲藻老化后产生甲藻毒素直接危害肝脏,严重影响到养殖动物的健康。在对虾养殖中一旦甲藻暴发就会出现黄鳃、肠道弯曲、减料等应激现象,时间久了还会出现红体、肠炎、软壳等,严重时导致死亡(对虾大多是因为体质弱耗氧多加水体亚缺氧共同造成虾无法脱壳而死,死虾体色泛棕黄、肝萎缩)。所以一旦发现甲藻生长,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甲藻的处理
1、用微生态制剂抑制甲藻的繁殖:“聚能菌素”、“活水益生素”等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抑制甲藻。
原理:通过生物竞争,平衡氮磷比例,从根本上防止甲藻的爆发;微生物通过大量繁殖,与甲藻争夺氧气和营养元素,抑制其光合作用,减缓甲藻繁殖速度,同时稳定水体的pH值。
建议先用“藻毒分解片”+“藻毒分解素”解毒,再用"底改酵素"吸附水中有机质与无机盐,降低水体肥度,创造不利于甲藻生长的养殖环境,2~3小时后排水20~30公分(可分2~3次排)。隔天上午使用“红螺壮”+“噬菌肽”净水。
突破传统改底,从解“源头底毒”开始,自下而上,全面立体改善!
2、排上层水同时注入优质的外源水,换掉部分甲藻水。一定要注意加水时间,如果上午大量的加水,往往水会更浓,就跟没换过一样!这是因为甲藻生长繁殖得很快了,特别是高温有太阳的时候,我们把水体降低了,水温容易升高更促进了甲藻的繁殖,往往导致我们换水的速度赶不上甲藻繁殖的速度!
所以甲藻水一般选择晚上换水。隔天早上先用“底改酵素”抑制甲藻生长,使用“底改酵素”是因为它可以黏附在藻细胞表面,阻断光合作用,加速藻类死亡或降低水体透明度不利于甲藻生长。2小时后再用“红螺壮”泼洒,竞争抑制甲藻生长,因为这么多菌类当中只有光合细菌“红螺壮”的营养需求是最接近藻类的,都是自养营养方式的。
3、加大肥水力度:无论在预防还是治疗甲藻上,在施用微生态制剂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大肥水力度,平衡水体营养元素,从而加快有益藻的繁殖,使其尽快成为优势种。实践证明在养殖期间定期使用“安进肥霸”、“安进肥源”、“安进菌霸”平衡水体的营养元素,以增加有益藻的繁殖,平衡藻相,有效预防甲藻的爆发。
4、套养滤食性鱼类,比如白鲢、花鲢、罗非鱼,大部分甲藻都能够滤食性鱼类消化食用,从而预防甲藻的爆发。
5、科学投饵,养殖期间投喂饵料按照七到八成饱原则投饵,投饵还需根据天气、水质、溶氧等变化灵活增减。还可在饲料中定期添加“乳酸菌群”、“铂富肽-上料旺”等微生态制剂,“转肝灵”、“优食”等中草药制剂,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减少残饵对水质、底质的污染。
甲藻的预防
由于甲藻分泌毒素,特别是死亡甲藻,在养殖池通过药物杀死它来解决问题是个非常无奈的选择。从长远来说,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果虾塘条件合适,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1、水色不浓的甲藻问题。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养殖前期,藻类浓度不高,黄褐色偏暗水色,可以考虑从隔壁较浓绿色水调水过塘,调整池塘营养比例中硝酸盐的浓度,增加水体镁含量来提高水体绿藻比例,使之形成优势种群来压制甲藻、降解甲藻毒素,达成动态平衡,最终无害化。
2、水色不浓的甲藻问题。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添加淡水解决。
19.webp.jpg
3、水色很浓的甲藻问题。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可以通过大量排水,减低池塘甲藻总量(要达到60%以上换水量),再调动隔壁浓绿色水过塘(10-20公分水)及外来新水解决,但使用过程中在加水前必须做好pH缓冲体系、虾体渗透压的保护,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天内解决甲藻引起的问题,但虾体受损肝胰腺需要通过喂食5天“红法夫酵母”+“酶益添”+“复合免疫多糖”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