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又叫锯缘青蟹、红蝎(闽)、膏蟹(青蟹长膏的母蟹(粤)和乐蟹(海南)、蝤蠓(浙南),是目前人工养殖的三大蟹种之一(中华绒螯蟹、青蟹和三疣梭子蟹),属梭子蟹科。
青蟹,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沿海地区,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可观,人工养殖青蟹在上述地区中得到快速发展。随着近几年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面积也逐步增加。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疾病问题,如黄水病、纤毛虫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养殖户,也是造成青蟹养殖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为此总结以下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成品青蟹
黄水病
黄水病即是肝胰脏坏死症,病蟹肝脏呈豆腐渣状,并有黄色浓水渗出,拌断蟹钳也有黄色浓水渗出。
症状:病蟹消瘦,体色暗,关节膜处呈黄色或浊白色,或关节边缘发红(健康的关节部为蓝色),折断关节,可挤出浊白色的脓水,打开蟹盖,有浊白色组织液沉积,病蟹爬到塘堤或涂面上死亡。
引起原因:主要是肝脏受外界因素影响,如过度投料,底质腐败,细菌滋扰,过量使用杀虫药等,肝脏超负荷严重,病蟹多数挂在网士,或爬在岸边,长期不下水而死亡。
处理方案:黄水病不可治愈,重在预防!如出现大面积死亡,建议使用“黄连康”+“腮立净”外泼,切断传染源,同时对全池进行底改,使用“铂福底健”或“虾蟹底康”底改并增氧,余日使用“复合免疫多糖”和“解毒保肝素”增加营养和解肝毒!通常死亡率在50-200只时,用药后2天即有明显变化,蟹爬边挂网现象减少,死亡率也会控制在10只以内!
黑腮、烂鳃病
底部恶化时,水体溶解氧无法到达底部,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加之各种有机物腐烂,使青蟹腮部发黄、发黑、腐烂、严重时青蟹不下水,长期钻进泥缝。
具体症状表现为病蟹行动迟缓,爬出水面,鳃呈黑色。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青苔开始腐烂时,底部发热且硫化氢超标。
处理方案:用“金盾全能”+“强氧底净”连续2天傍晚底改,次日解毒,待青蟹下水后,使用“解毒应激灵”+“解毒保肝素”解毒,余日使用“噬菌肽”和“稳定VC”清洗腮部!天气炎热,青苔开始腐烂时,要定期底改!
肠炎病
青蟹肠炎极其普遍,且易反复,死亡率也相当大。
病蟹肝脏完好,但肠道无食物,有些肠道发红浮肿,引起肠炎的主要原因是弧菌,塘里弧菌太多,鲜料、冰鲜料自带弧菌直接损害着青蟹肠胃,
处理方案:定期使用“噬菌蛭弧菌冻干粉”外泼,拌料饲喂“噬菌肽”可有效防止肠炎!天气阴雨转晴时,使用“安泰”+“中成药“渔乐健”或“肠舒安”进行消毒,保护肠胃!发病期拌料饲喂“安肠清”+“肠舒安”+“酶益添”。青蟹白底板病即是典型的出血性肠道坏死病。
纤毛虫病
青蟹纤毛虫病,如同梭子蟹纤毛虫病相同,具体症状表现为病蟹行动迟缓,爬出水面,体表长黄绿色及棕色绒毛状物,使鳃部变黑或溃疡,病蟹食欲减退、生长停滞、不蜕壳。发病率90%、死亡率20%~30%。
病因是由钟形虫、聚缩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寄生引起,发病多在底质腐殖质多且老化的池塘。7~9月份水温越高,纤毛虫病的发生将越频繁。
处理方案:定期使用“强氧底净”和“鱼虾菌毒净”底改,纤毛虫不易滋生,如已滋生,可用“纤苔净”+“安泰”直接泼洒,既可除毛,还可预防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