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淡水养殖的产量和水产品的质量,因此水质调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研究探讨了调控池塘水质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不断优化养殖池塘水质,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品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水产品产量、品质的提升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水质条件,水质条件较好的池塘,其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着明显的提升。然而由于长期的养殖,池塘将受到鱼类排泄物、饲料等影响,出现大量富营养化的现象,不利于水产品的养殖。通过对池塘养殖水质的合理调控是提高水产品质量的最佳方法。
一、好水质的要求
养殖水质跟生活用水要求不同,良好的养殖水质应符合“肥、活、嫩、爽”。就是水体中浮游植物以隐藻、硅藻、甲藻、金藻等易消化、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的藻类为主,蓝藻少;浮游生物量在20-120毫克/升之间,细胞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未老化。
二、水体老的的原因
1、溶氧不足
水体溶氧缺乏,一方面养殖品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正常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水中物质进行厌氧循环,产生许多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水产品。
2、有机物积累过多
有机物积累过多,厌气分解盛行,底质和底层水积累大量有毒物质,如低级脂肪酸、低级胺类、硫化氢、氨、硫醇、吲哚、粪臭素等。
3、营养元素比例不当或缺失
水体中各种营养元素比例不对或某种元素不足时。少的一方成为限制因子,多的一方不能被利用而积累,限制水体生产力。
4、代谢废物特别是氨积累太多
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氨如果积累太多,会对水生动物和养殖品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体生产能力,甚至引起养殖品种的死亡。
5、偏酸或偏碱
水体偏酸或偏碱,都会引起一些营养物质的沉淀、吸附,使水体正常的物质循环速度降低甚至停止,水体生产力低下;另一方面水生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
三、调控水质打措施
1、物理方法
①使用增氧机。开增氧机是池塘养殖中最常用的手段,起到增氧、曝气、搅水的作用。正确使用增氧机要遵守“三开、二不开”即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次日清晨开机、连续下雨天半晚开机,阴天中午不开、傍晚不开。
②加、换水。加换水是解决池水老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加注的新水必须水质良好、无污染、溶氧丰富。加换水的次数按照看水色、看透明度的“二看”原则灵活掌握,每次的换水量为池水的l/3为宜。
③清塘、晒塘。利用冬休时节,对池底进行清淤,通过风干日晒,杀灭病菌,分解有机物,改善底质,来调解池塘水质,是养殖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
④搅动底泥。搅动底泥有利于释放底泥中的营养元素参与物质循环,提高N、P利用率。搅动底泥应在晴天中午有风时进行,一次选全池/5左右面积,间隔逐次进行,并随时观察溶氧和鱼虾活动情况。
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调节改良水质的常用方法,作用效果迅速明显,但作用时间短,副作用大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目前使用的调节改良水质的化学方法和化学物质有:
①解毒底改。解毒底改主要作用是调节PH值,硬度、碱度、增加钙离子。
②解毒应激灵。能与水中有毒物质发生成络和螯合反应,形成络合物和螯合物。一方面缓冲pH值,减少营养元素(如磷)的沉淀,另一方面降低水中毒物(如重金属离子)浓度和毒性,达到调节改良水质的作用。
③亚硝净。能絮凝、沉淀有机质和毒物,从而达到在一段时间内改良水质的作用。
④铂源盾-水盾。能中和水体中产生的毒物(如硫化氢等),从而改良水质。
⑤混杀、蓝酶。池中浮游动物过多,威胁到池塘氧平衡时,可用“混杀”全池泼洒,各种浮游动物的有效浓度互不相同,因此可用于选择性杀灭;池水中蓝藻过多时全池泼洒“蓝酶”,用后一定要进行换水增氧。
⑥安进巨能氧。能释放氧气,从而氧化有机物,消除有毒物质,有效增加水体溶解氧。用于池塘严重浮头时增氧。
3、生物方法
通过生物来控调水质,是一种环保、绿色的技术,现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迅速。
①混养滤食性鱼类。当水质过肥、浮游生物过多时,可以放养鲢、鳙来控制浮游生物数量。当蓝藻泛滥时可投放罗非鱼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②培育水草及微生物种群。有益微生物在水体中具有吸收有毒物质,分解有机物,增加溶氧,同时抑制致病菌繁殖等作用。常见有“红螺壮”、“聚能菌素”、“活水益生素”等。
4、施肥
在喂饲料或施有机肥为主的养殖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施肥后,有机质积累过多,有些营养元素有效成份不足,营养不均衡,物质循环速度慢,水质老化。这些水体通常需要施速效“安进肥霸”,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使水体营养达到平衡,加速物质循环,使水质转为肥、活、嫩、爽。